1 、刘湘江教授及其团队在《Science》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报告了一种全新的柔性SERS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对生物体内多目标物分子进行无损、实时、在线监测,填补了现有可穿戴式传感技术的空白。
南昌大学在铁电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以下进展:新型PVDF基四元共聚物的研发:南昌大学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教师王仲夏 、廖伟强教授通过研究新型PVDF基四元共聚物 ,实现了显著的压电响应 。
年7月,东南大学熊仁根教授团队第三次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型铁电体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分子材料领域又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2018年12月 ,基于“世界首例无金属钙钛矿铁电体”的研究成果,熊仁根团队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的在职研究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 ,在高年级阶段这两个专业分别设“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方向 。
1 、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成果在2023年首登Science,主要成果为利用电子Ptychography技术揭示沸石的三维异质性。具体来说:技术创新:该研究针对沸石结构和成分不均匀性的表征难题,将低剂量成像技术的样品倾转和电子计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叠层衍射,实现了优于1 ?的横向分辨率和约6 nm的纵向分辨率的成像。
2、为解决这一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张辉教授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韩宇教授合作,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ree-dimensional inhomogeneity of zeolit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revealed by electron ptychography”的研究成果 。
3、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是二本。通过近年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所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是二本大学。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 ,经济、管理 、文学、理学、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 。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